在我的世界中,填充指令可是个超有趣的工具,能帮你快速构建各种奇妙场景。下面就来详细说说怎么写填充指令。
基本格式
填充指令的基本格式是:/fill <起始坐标> <结束坐标> <方块id> [数据值] [替换模式]。
起始坐标和结束坐标确定了填充的范围。比如你想填充一个长方体区域,就分别输入这个长方体对角的两个点坐标。
方块id就是你要填充的方块啦,像石头是“minecraft:stone”,木头是“minecraft:wood”等。数据值则用于指定方块的特定变体,有的方块有多种样子,通过数据值来区分。
替换模式一般用得少,这里先不细讲啦。
示例讲解
假设你要在坐标(10,10,10)到(20,20,20)的区域填充石头。那指令就是:/fill 10 10 10 20 20 20 minecraft:stone 。
要是想填充一个空心的长方体呢?可以先把里面的部分用空气方块填充,比如用/fill 12 12 12 18 18 18 minecraft:air ,然后再在外面填充其他方块。
你还能利用填充指令创建特殊结构。比如想做一个地下城堡,先确定城堡的坐标范围,然后用各种方块填充,像用砖石填充墙壁,用羊毛铺地面等。
巧用坐标
坐标是填充指令的关键。你可以通过f3键查看自己的坐标位置。在创造模式下,还能方便地在不同位置进行填充测试。
比如你想在出生点附近建个小房子,就根据出生点坐标来确定填充范围。
掌握好填充指令,就能在我的世界里随心所欲地打造属于你的独特世界啦!无论是宏伟建筑还是趣味场景,都能轻松实现,快去试试吧!